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基于黑磷納米片及有機小分子組裝單元的有序LB膜制備與性能研究
> 各向異性表面張力條件下定向凝固共晶生長形態穩定性(上)
> 液態Ag-O系表面張力和表面過剩量計算、氧氣壓力和溫度的預測模型——摘要、簡介
> 一文讀懂烷基糖苷下游產業鏈及現狀
> 溫度對水—十二烷基硫酸鈉體系與純水體系界面張力、厚度的影響——結果與討論、結論
> 應用單分子層技術分析磷脂酶與不同磷脂底物特異水解性能:結果和討論、結論!
> 氣泡法原理的便攜式表面張力儀的缺陷
> 醫護人員為何冒著中暑風險都不愿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呢?
> 基于石墨烯LB薄膜包裹的電化學陽極大規模制備方法
> 鹽水溶液中,磺酸型含氟表面活性劑復合體系表、界面張力和潤濕性研究(二)
推薦新聞Info
-
> 耐擦刮無膠消光膜制備方法、高表面張力與收解卷順暢性的平衡(二)
> 耐擦刮無膠消光膜制備方法、高表面張力與收解卷順暢性的平衡(一)
> 利用超微量天平制備微孔淀粉處理含Cu(II)離子染料廢水
> 不同類型的堿、pH值對孤東油田原油界面張力的影響(下)
> 不同類型的堿、pH值對孤東油田原油界面張力的影響(上)
> 不同結晶結構的脂肪晶體顆粒界面自組裝行為、儲藏穩定性研究
> 新型POSS基雜化泡沫穩定劑表面張力測定及對泡沫壓縮性能的影響(三)
> 新型POSS基雜化泡沫穩定劑表面張力測定及對泡沫壓縮性能的影響(二)
> 新型POSS基雜化泡沫穩定劑表面張力測定及對泡沫壓縮性能的影響(一)
> 多功能膜材研發:界面張力已成為整套工藝鏈協同下動態演化的核心控制點
表面活性劑溶液潤濕性能影響因素與變化
來源:采礦技術 瀏覽 1274 次 發布時間:2023-08-30
在本次研究中,通過表面張力、接觸角等潤濕性實驗,掌握了表面活性劑溶液潤濕煤塵的性能,重點考察了表面活性劑種類、質量分數等對表面活性劑溶液潤濕性能的影響。
表面張力實驗
表面張力是影響表面活性劑溶液潤濕性能的重要參數。設定所有溶液溫度為25℃,使用表面張力儀對各溶液在不同質量分數下測定其表面張力。實驗共設置了6個質量分數,分別是0、0.000 05%、0.0005%、0.005%、0.05%和0.5%,依次測量各表面張力。
為了分析表面張力的變化趨勢,對這24組溶液的表面張力進行測定,測定數據見圖1。
圖1表面活性劑在不同濃度下的表面張力
由圖1可看出,在表面活性劑處于較低濃度范圍時,濃度增加,表面張力逐漸降低。最終表面張力會有一個最低點,這個點就是表面活性劑的臨界膠束濃度(CMC)[10]。過了CMC以后,表面張力下降趨勢就趨于平緩。
從圖1還可以看出,在濃度為0.005%以前,表面張力呈現指數下降趨勢,之后的表面張力下降到最低,濃度再增加時下降趨勢變為平緩,由此而得出所選的表面活性劑溶液的CMC在0.005%~0.05%之間。對于所選的試劑,當試劑濃度在0~0.005%時,呈指數下降,這是因為在較低濃度時,溶解于水中的試劑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的,由于兩親性,這些分子吸附在水中的表面,使空氣和水的接觸面減少,從而引起水溶液的表面張力急劇下降[11];當溶液濃度增加,單分子在液面的吸附基本達到飽和,空氣和水的接觸面不再減小,只有溶液中的膠束數目在增加時,表面張力不再變化[12]。Tween-80在質量濃度為0.05%時,其表面張力為40.8 mN/m,其他試劑在各CMC下表面張力的范圍為28.8 mN/m~31.9 mN/m。
在質量分數大于0.005%時,溶液可以達到較好的潤濕效果,從經濟條件出發并結合礦山使用習慣,選擇溶液質量濃度大概為0.05%。所選的表面活性劑的表面活性大小為SDBS>SDS>OP-10>Tween-80。
結論:
(1)表面張力的研究結果表明,溶液的表面張力均隨著表面活性劑質量分數的增大呈現降低的趨勢;當表面活性劑質量分數達到CMC后,溶液的表面張力不會再因為濃度而明顯下降;所選試劑中非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在減小表面張力的效率和效能方面最優。
(2)接觸角實驗表明,表面活性劑質量分數的提高,液滴在煤塵壓片上的接觸角不斷在減小,表面活性劑溶液潤濕性能不斷在提高;OP-10溶液的潤濕性能最優,在相同的質量分數下,能夠獲得最小的接觸角。
(3)表面活性劑因其自身的理化性質不同,其對不同煤質的潤濕性也不同。